首页

男奴菊花

时间:2025-05-25 15:01:08 作者: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与“茶”的故事 浏览量:98589

  中新网永州10月12日电(刘文斌 谢琛)几年前,湖南永州市蓝山县小洞村63岁村民全五秀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入住了该县浆洞瑶族乡上洞村集中安置点。“四室一厅、一厨一卫,住房宽敞大气、整洁明亮。”全五秀说。

  以前,全五秀一家住在偏远山村,交通不便、水电不稳、孙子上学也不方便。搬进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后,不仅改善了生活条件,她还能在家门口的就业帮扶车间赚钱。

村民住进了新房。谢琛 摄

  近年来,蓝山县加强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通过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立就业扶贫车间,发展特色种养产业等举措,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托起瑶山群众的幸福生活。

  针对易地搬迁特殊家庭,蓝山县还优先安置公益性岗位助其就近就业增收。茶源坪村的盘大爷是浆洞瑶族乡上洞村集中安置点的一员。由于家庭变故,蓝山县将其纳入低保的同时,还为其儿子安排了家门口从事环境保洁工作的公益性岗位。

  “为让瑶山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蓝山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姜种植产业。”浆洞瑶族乡专职副书记刘彩丽介绍,浆洞瑶族乡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有易地搬迁安置户34户131人,配套建设了休闲广场、卫生室、停车场、文化长廊等设施。

  为帮助村民搬迁后尽快融入新生活,乡政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定期开展入户解民忧活动等形式,让搬迁群众生活开心、住得舒心。“还要依托本地特色产业,力争引进一批返乡创业能人和企业,带动村民致富。”刘彩丽说。

  “我们全家6口人能搬进新居,全靠党的好政策。以前,一家人挤在狭窄的土砖房里,生活环境差,就业也没门路。现在幸福感大大提升。”59岁的所城镇村民陈桂兰说。

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刘文斌 摄

  蓝山县城集中安置点第一书记谭盛明介绍,为进一步提高搬迁群众就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就业增收渠道,该县就业服务中心不定期上门为群众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让搬迁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技能就业,促进稳定增收。同时通过开展“春风行动”招聘活动,引导搬迁群众到园区就近就业。(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河南三门峡:2024年首批越冬大天鹅如期而至

麋鹿和江豚都是国家一级动物,为了对它们进行保护,1991年,专家选定石首天鹅洲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随着这里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尤其是近几年长江生态的改善,保护区内的麋鹿数量从最开始的64只增长到了现在的3800多只。江豚的数量也从最初的5头繁衍增长至101头。如今,在保护区内麋鹿欢腾,江豚戏水已成为常态。

世界客家首府福建长汀:汀州古城传统文化氛围引游客

  (一)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必须使用国家统编教材。高等职业学校必须使用国家统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中巴青年故事会”:云端展“看中国”万千气象

在上一站日本长野站世界杯比赛中,宁忠岩以1分44秒69夺得男子1500米铜牌。本站比赛,宁忠岩与世界纪录保持者、荷兰名将凯尔·内斯同在第8组出发,宁忠岩途中曾一度落后,但在最后阶段反超对手,成绩为1分44秒26。

石泰峰在福建调研时强调 进一步压实统战工作责任制 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金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樊赛赛表示,产业培育重在因地制宜,金桥社区发展服饰产业,前期投入小、风险低、见效快、无污染,充分利用了城乡接合部区位、交通、市场等比较优势,有效带动了当地留守妇女就业,实现了村民致富增收和集体经济壮大互保共赢。

时习之丨这片湖 见证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专家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涛作了“红土镍矿为原料协同发展不锈钢和新能源产业研发进展”报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作了“钢铁行业形势研判及不锈钢市场分析”报告,青拓集团研究院院长江来珠作了“基于产业链驱动的不锈钢产品创新战略”报告。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